大地资源网高清在线播放,大地资源二中文在线播放,大地资源高清在线视频播放,大地资源二中文在线影视免费观看,大地资源一中文在线观看官网,大地资源二中文在线播放免费,大地资源网视频观看免费高清,大地资源9中文在线观看,大地资源中文在线观看官网免费,大地资源二中文在线官网,大地资源二中文在线观看下载,大地第二资源在线影视免费观看,大地资源二中文在线观看高清

世紀(jì)視覺 傳遞更有價值的資訊

穿越 || 回到宋朝,你會怎樣過一天?

作者: 鳳凰網(wǎng) 編輯: Nice 來源: 世紀(jì)視覺 發(fā)布日期: 2024.01.22
信息摘要:
如果能穿越回去,你愿意回到哪個時代?

    如果能穿越回去,你愿意回到哪個時代?


    在后世作品詳盡的解讀下,宋朝形象的生動和其復(fù)雜性,讓它成為最迷人的朝代。宋朝到底好在哪?與中國歷史上其他朝代相比,要論哪個時期百姓負(fù)擔(dān)輕、人身更自由,兩宋確實吸引人。


    那么,如果真穿越回宋朝,你可以怎樣過一天?

夢華錄 劇照


《夢華錄》劇照


01

    卯時(05:00-06:59),清晨的報曉聲,還會提醒當(dāng)日天氣


    天還沒亮,趕早市的人就從僧人的報曉聲中醒來了。


    每日五更天,附近寺廟的頭陀就開始一邊敲木魚一邊唱佛音,沿街報時,提醒人們天快亮了,該起來干活了。 巷子里,一家又一家的窗戶開始映出燭光。點亮油燈,麻利地起床穿衣,頭陀的聲音還沒遠(yuǎn)去,大概就已經(jīng)洗漱完畢。

卯時


    溫馨提示:請記得刷牙哦,宋朝市民已有刷牙的習(xí)慣了,市場上也出現(xiàn)了販賣牙刷的鋪子。


    在北宋,僧人報曉已是十分常見的生活習(xí)俗?!稏|京夢華錄》記載:“每日交五更,諸寺院行者打鐵牌子,或木魚,循門報曉,亦各分地分,日間求化。”


    報曉工作通常由附近寺院的雜役和沒有剃度的出家人擔(dān)任,這些人稱作行者、頭陀。宮廷報曉還不太一樣,是由專門的“雞人”負(fù)責(zé),如王安石在《次韻祖擇之登紫微閣二首》中寫,“宮樓唱罷雞人遠(yuǎn),門闕朝歸虎士閑”。


    比較有趣的是,有的僧人在報曉的同時還會報當(dāng)日的天氣,以提醒有出門需求的人。不得不說,這一方式大大方便了當(dāng)時的“上班族”。


02

    辰時(07:00-08:59),早起趕集,買一份小報了解朝野消息


    在報曉聲中,宋朝都城的早市開始喧嘩起來。


    在城門口等候的生意人很早就排起了隊伍,等著趕一波早市,多賺些辛苦錢。


    汴京宰殺牲畜的作坊很多,每天一清早就有很多做肉類生意的人組團(tuán)趕集。有人挑著擔(dān)子,里面放滿了凌晨就宰殺分割好的豬肉,有人推車運送各類肉,有豬肉、羊肉等等。城里酒樓林立,對肉的需求多,起得早的人往往能賣一波好價錢。

微信圖片_20240117131343


(北宋)張擇端《清明上河圖》(局部)市集


    你會發(fā)現(xiàn),這其中并沒有賣牛肉的。因為 宋朝民間禁吃牛肉——牛是農(nóng)耕主力,十分珍貴, 私自宰殺耕牛是犯法的,“主自殺牛馬者徒一年”。因此,豬肉和羊肉是當(dāng)時人們食用的主要肉類。


    如果你想買到最新鮮且價格實惠的各類肉,一個買菜的經(jīng)驗是,一些肉攤前冒著熱氣,那顯然是剛宰殺不久的。還有一點不方便,賣肉和賣蔬菜水果的集市不在同一處。售賣水果的地方集中在朱雀門外和州橋西面。


《東京夢華錄》中記載:“如果木亦集于朱雀門外及州橋之西,謂之果子行。紙畫兒亦在彼處,行販不絕?!?nbsp;所以你得推著小車去那邊的集市采購蔬菜水果、米面糧食,還有做菜的各種香料。集中售賣水果的一條街叫“果子行” ,各類時令水果都能在那一排攤位找到。

微信圖片_20240117120441


    天色已經(jīng)大亮,一路上能看到各種地攤,售賣食物,藥材、小吃點心等等,琳瑯滿目。


    早飯也是選擇多多?!坝咒伒曷勭姸?,賣早市點心”;“賣燒餅、蒸餅、糍糕、雪糕等點心者,以趕早市,直至飯前方罷”;“早市供膳諸色物件甚多,不能盡舉,自內(nèi)后門至觀橋下,大街小巷,在在有之,有論晴雨霜雪皆然也”。


    吃過早點之后,你還可以買一份新聞報紙,了解一下最近幾天的朝野時政消息?!銢]有聽錯,大約從北宋末開始,東京市場上已經(jīng)出現(xiàn)了商品化的報紙,叫做 “小報”、“新聞” 。 

微信圖片_20240117131317


    凌晨出售的報紙則叫做“朝報”,是由民間人士自發(fā)組織印賣的報紙,在當(dāng)下可謂十分流行。只需一份朝報,足不出戶就能知道最近發(fā)生了什么新鮮事。比如,某官員被皇帝貶斥啦,某將軍又打了勝仗啦……


    宋朝小報刊載的內(nèi)容,多為“內(nèi)探、省探、衙探”(報料人)提供的時政消息,由于民間小報反應(yīng)迅速, “朝報未報之事,或是官員陳乞未曾施行之事,先傳于外” ?!叭饲橄残露闷?,皆以小報為先,而以朝報為?!薄?/span>


    總之,汴京人真的很會享受生活,在當(dāng)時很難見到比這里還熱鬧的早市!正因為如此,在汴京城討生活的人,只要足夠勤快,就能靠雙手養(yǎng)活自己。


微信圖片_20240118154104

03

    各類洗面水的需求不比早餐低


    能悠閑吃個早點的是哪類人?


    這一邊是早起趕集和準(zhǔn)備上朝的打工人,另一邊,富貴人家的公子小姐很多會去酒樓過早。


    酒樓的早餐很豐富,想喝粥或吃點心,應(yīng)有盡有,并且價格還實惠,每份不超過二十文錢。如果對粥和點心不感興趣,附近瓠羹店還有灌肺和炒肺賣。

微信圖片_20240117131337


    除了早餐之外,酒樓還出售洗面水給住店的客人。有的客人一早起來要去上班,蓬頭垢面出門不合適,為了滿足這些人的需求,各種功能的洗面水就應(yīng)運而生了。不同的洗面水中加的是不同的藥材,它們還被賦予了好聽的名字,如“皇后洗面水”“御前洗面水”,功能之多,一點都不比后世的洗面奶遜色。


    出售各類洗面水是一門很火的生意,這些住酒樓的客人對洗面水的需求不比早餐低。


04

    巳時(09:00-10:59),上多少錢的班才能在汴京生活?


    走出家門和酒樓,一天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賺錢生活。那么在宋朝一個月得掙多少錢才夠養(yǎng)家糊口呢?


    咱們可以來算一算。按照北宋時候的物價來講——米的價格大約是8文錢一升,布的價格是500文一匹,街上買饅頭小吃之類的,一頓大概花15文錢。如果主食吃饅頭、胡餅、米飯,再買點小菜,偶爾來點肉,一天一個人吃飯的開銷大約是三四十文。加上買衣服、看病、茶葉、酒水、柴米油鹽、房租……一個四、五口人的普通家庭平均每天要花160文左右。

微信圖片_20240117120452


    這么看來,在當(dāng)時物價較高的汴京城生活,要是不想挨餓受窮,每天賺的錢不能少于100文。比如汴京城大部分酒樓跑腿的伙計,平均每天工資260文,估計就能過得還可以。


    但是如果眼光放高一點,要談什么行業(yè)最掙錢,文娛行業(yè)則是絕對的不甘落后。


    宋朝娛樂業(yè)發(fā)達(dá),樂人、歌伎、舞女等收入都不低。據(jù)記載,宋孝宗時期一名在瓦舍演出的知名歌伎,最高日薪能達(dá)到二十多貫錢。也就是說,只需一年半,這名歌伎就能實現(xiàn)“家財萬貫”。一貫錢等于1000個銅錢(1000文),二十貫就是兩萬個銅錢。而當(dāng)時普通百姓的日收入是100到300文不等。感覺這個單位換成我們今天的“元”,好像也很貼切當(dāng)下的現(xiàn)實。

微信圖片_20240117120510


    普通歌舞伎、樂人的收入當(dāng)然沒有一些知名的“明星”那么高,但是跟市井職業(yè)相比,他們絕對是高收入人群。畢竟除了娛樂場,許多達(dá)官貴人家里也會養(yǎng)歌伎、舞伎。少則幾人,多則數(shù)十人。著名詞人辛棄疾家中就有十幾個歌伎,三十幾個舞伎。不用說,這肯定是一大筆開支。


     那喜歡穩(wěn)定生活,去“編制”內(nèi)的話能掙多少錢呢?


    宋朝官員的俸祿跟其他朝代相比,算是非常高的。比如宰相,樞密使等最高級別的官員,每個月俸祿是300貫,此外還有各種津貼,如衣物補貼,糧、茶、酒、炭、鹽等等,甚至連喂馬的草料錢,還有隨身人員的衣服糧食錢等等,公家全包。以上合計,一級官員的月收入至少有五六百貫,可能還不止。

微信圖片_20240117120516


    再比如最低級別的官員,如縣丞、縣令,月俸祿是十幾貫,加上各類津貼,他們每個月的收入能達(dá)到幾十貫,朝廷還會給他們分配職田。所謂職田,就是屬于官員但租給佃戶種的地,佃戶每年的收成是要按需上交的。 介于上述二者之間的普通官員,月收入至少也能達(dá)到一百貫以上,這還不包括實物補貼,職田等。另外,由于宋朝很多官員都參與經(jīng)商,所以在那個商品經(jīng)濟(jì)急速發(fā)展的年代,經(jīng)商收入很可能遠(yuǎn)比俸祿要來得高。上這樣的班,可能比現(xiàn)在的鐵飯碗還要更“人生贏家”。


05

    正午(11:00-12:59),午飯是一日三餐中最不受重視的


    宋之前的朝代,人們每天只吃兩頓飯,稱為朝食與夕食,沒有吃午飯的習(xí)慣。一般來說,只有皇室、諸侯才能一天吃三頓飯甚至更多。從宋代開始,由于社會生產(chǎn)力的發(fā)展,才出現(xiàn)三餐制的概念。


    但宋朝的午飯是一日三餐中最不受重視的。宋朝的三餐中,早餐是最重要的一頓,其次是晚餐,最后是午餐。但如果有重要的飯局,大多還是會安排在晚上進(jìn)行。

微信圖片_20240117120520


    可能有人問,一天只吃兩頓飯,難道就不餓嗎?應(yīng)該不餓。


    其實從春秋戰(zhàn)國到隋唐五代,老百姓基本都是一日兩餐,大家已經(jīng)習(xí)慣了。并且,吃得次數(shù)少,不代表量少。宋朝人民的一日兩餐每頓飯量都不算小,和三餐制的食物攝入量相差不多。


06

    七月經(jīng)夏,正是“曝書”時


    “曝書”這一習(xí)俗自漢代開始就有。為了防止書籍發(fā)霉蟲蛀,人們會定期把書拿出來翻曬。如賈思勰(北魏時期)在《齊民要術(shù)》中寫:“五月濕熱,蠹蟲將生,書經(jīng)夏不舒展者,必生蟲也。五月十五日以后,七月二十日以前,必須三度舒而展之”。


    這一書籍防霉防蟲蛀的習(xí)俗,慢慢演變成了一個品評書畫古玩的圖書展覽會——曝書會。


    從農(nóng)歷五月一號一直延續(xù)到八月,皇家會舉辦會舉行為期三個月的曝書會。如《蓬山志》描述:“秘省所藏書畫,歲一曝之,自五月一日始,至八月罷?!逼渲小懊厥 敝傅木褪钦乒芑始也貢拿貢?。皇家曝書會是個名副其實的珍寶展覽會,不僅有歷朝歷代的書籍文獻(xiàn),還有名畫、古琴、古董……


    但頗有些遺憾的是,這個書展只對朝中部分官員開放,普通閑散人士是沒有入場券的。


微信圖片_20240117131311

    曝書會期間,皇帝會允許部分官員前來參觀,比如館閣職(正三品,大學(xué)士一類)的官員,參照蘇軾。蘇軾曾官拜大學(xué)士,因而有資格去皇家曝書會參觀。他見到王羲之《十七帖》后,寫詩贊嘆道:“三館曝書防蠢毀,得見《來禽》與《青李》。”


    文人學(xué)士在這段日子里可以說是大飽眼福了,對他們來說,這實在是太難得的機(jī)會——館藏多年的古籍和真跡會在這一時候重見天日。


    要知道,以往的每個朝代,平明百姓乃至朝中官員,可能一輩子都無法踏入皇家圖書館,除非是皇族成員或者受特殊恩寵的重臣,才有這樣的資格。直到宋朝,事情才有了轉(zhuǎn)變。


微信圖片_20240118151832

07

    相國寺開放日:天氣好,擺攤掙錢去啊


    寺廟和年輕人的雙向奔赴,也許可以尋跡至宋朝。


    相國寺在汴京的內(nèi)城,位于大內(nèi)正門前,州橋的東面,初建于北齊,原名建國寺,唐睿宗賜其名“大相國寺”,北宋時期被封為皇家寺院,是全國的佛教中心,香火鼎盛。


    同時,大相國寺也是一個大型的綜合貿(mào)易市場?!稏|京夢華錄》記載,“相國寺每月五次開放,萬姓交易”。


    每逢開放日,汴京城的百姓會涌入寺中,擺攤做生意。去寺里趕集淘寶的人也非常多,說是摩肩接踵也不過分。如果這天去擺地攤,會是一個絕佳的營收機(jī)會。因為客流量大,能賺比平日多好幾倍的錢。

微信圖片_20240118154114

 

    寺院大門口的攤子大多是賣活物的,飛禽走獸游魚,應(yīng)有盡有。寺廟第二道門的一片攤位,則“規(guī)格”更高一些,賣的都是一些生活用品。比如屏風(fēng)、竹席、馬鞍、韁繩、弓箭,還有水果蔬菜,洗漱用品等,就連臘肉都有。生活中用到的東西,只要能想到的,在這里就都能買到。


    沿著主路繼續(xù)往里走,靠近佛殿的是一些有招牌的固定攤位,比如大名鼎鼎的王道人蜜餞,趙文秀筆,潘谷墨……

微信圖片_20240117131332


宋人博古圖


    逛到這,你可以順道去里面吃個飯,大相國寺的齋飯也是遠(yuǎn)近聞名。這兒的僧人師父廚藝好,齋飯信手拈來,健康且美味,很多擺攤的小販還有逛街的人都會來吃齋飯。偶爾碰上大型齋會,師父們也能很快備齊幾百人份的食物。


    最神奇的是,大相國寺還有賣葷菜的地方——大名鼎鼎的“燒朱院”就以炙豬肉這道美食聞名遐邇。


    據(jù)聞,相國寺一位叫惠明的僧人擅長做炙豬肉,《畫墁錄》記載:


    相國寺燒朱院舊日有僧惠明善庖,炙豬肉尤佳。一頓五觔。楊大年與之往還,多率同舍具飧。一日大年曰:“爾為僧,遠(yuǎn)近皆呼’燒豬院’,安乎?”惠明曰:“奈何?”大年曰:“不若呼’燒朱院’也?!倍既艘嘧源烁暮?。

 

    要是逛累了,還可以隨處找到一間茶館休息。宋朝茶文化鼎盛,時人愛喝茶,無論是在家招待朋友還是出門逛街歇腳,都喜歡來一杯茶。因此,汴京城的茶坊隨處可見,一點不比當(dāng)代的咖啡廳少。


    且諸多茶坊的名字也很有趣,比如俞七郎茶坊、朱骷髏茶坊、郭四郎茶坊、張七相干茶坊、黃尖嘴蹴球茶坊、一窟鬼茶坊等。


微信圖片_20240118144539

08

    申時(15:00-16:59),今天晚飯自己做還是點外賣呢?


    在一天工作結(jié)束后,普通人家會盡早回去做飯。要說這汴京老百姓的主食,當(dāng)然是各種餅了。有胡餅、蒸餅、湯餅等。胡餅指的是用火烤的餅,就是現(xiàn)在新疆一帶隨處可見的馕。湯餅則是下到水里煮的面食,既面片湯。蒸餅指的是用籠屜蒸熟的餅,也就是后世所說的饅頭。


    宋仁宗趙禎繼位后,因為蒸餅的“蒸”和“禎”讀音相近,為了避他的名諱就改成了炊餅。也就是說,《水滸傳》中武大郎賣的炊餅,其實也屬于饅頭一類,只不過宋朝的饅頭會在里面夾一些餡兒料,比如羊肉。

 

    然而對于一些生活不錯的富貴人家而言,也有另外的選擇,就是和當(dāng)代人一樣“點外賣”。

微信圖片_20240118112026


    那時候宋朝酒樓的外賣服務(wù)就已經(jīng)非常成熟了,張擇端《清明上河圖》中就畫了一位送外賣的伙計,一手拿著筷子,一手端著碗,非常生動形象。吳自牧在《夢粱錄》記載:“市食點心,四時皆有,任便索喚,不誤主顧。”

 

    這種人性化的外賣服務(wù),對于當(dāng)時遍滿汴京城的科舉備考生而言是極大的福利,若因備考無暇出門,卻又饞酒樓的美食,隨時叫外賣即可。那個年代的閨閣女子們,即便大門不出、二門不邁,在家也一樣可以吃香喝辣。

 

    羊頭簽、盤兔、三脆羹、洗手蟹……這些宋朝酒樓的常見菜式外賣都可以點到,樣式豐富、不可勝數(shù)。

 

    而且不僅民間百姓會點外賣,甚至皇帝也有外賣需求?!稏|京夢華錄》記載:“諸般市合,團(tuán)團(tuán)密擺,準(zhǔn)備御前索喚?!币馑际钦f,(燈會期間,晨暉門有皇帝的御用看位)附近賣各色小吃的攤位很多,都是給皇帝點吃食準(zhǔn)備的。


微信圖片_20240117120552

09

    戌時(19:00-20:59),夜生活可能才剛剛開始


    在唐朝,宵禁制度非常嚴(yán)格,晚上沒人出門。但到了宋朝,夜市燈火通明,到處都是小吃攤,不吃夜宵似乎都對不起這個富裕的年代。

     

    雖然唐朝實行的是坊市制度,住宅區(qū)和商業(yè)區(qū)分開,但到了北宋,坊市制度取消了,商業(yè)活動繁榮,融入到了住宅區(qū),店鋪越來越多,從事買賣的百姓也愈發(fā)多了。在這樣的環(huán)境土壤中,夜晚的星星燈火照亮了昏暗的街市,豐盈了百姓原本平淡的夜生活。

微信圖片_20240117120559


    “夜經(jīng)濟(jì)”雖然可以追溯到更早的朝代,但真正將之發(fā)揚成熟的確是宋朝。北宋的首都開封和南宋的臨安都是百萬人口級別的大都市,《東京夢華錄》記載:“夜市直至三更盡,才五更又復(fù)開張。如要鬧去處,通曉不絕”。就是說,晚上十一點到一點,夜市才剛剛收攤,凌晨3點到5點就又開張了。

 

    汴京城內(nèi)商鋪林立,甚至大相國寺一帶就是各類店鋪的集中區(qū)域,“寺東門大街,皆是幞頭、腰帶、書籍、冠朵鋪席?!彼纬砸部蓮氖律虡I(yè)經(jīng)營,如《宋史資料萃編》記載,“九市官街新筑成,青裙販婦步盈盈”。


10

    亥時(21:00-22:59),睡前看到的這個屋頂,租下來可不便宜


    兼具辛苦與娛樂的一天結(jié)束了,回到住房躺下,頭頂?shù)姆苛禾嫒苏趽踝×思?xì)雨。別說,這屋頂當(dāng)時能讓莊宅牙人(現(xiàn)在的房產(chǎn)中介)給租下來,可真不便宜。


    京城繁華,寸土寸金。全國各地的商人都來這里做生意,租買房屋和商鋪的人越多,房價就越高。加上每年都有很多學(xué)子來京城求學(xué),準(zhǔn)備科舉考試,這幾年房屋出租行業(yè)越來越熱門了。


微信圖片_20240118144546

    宋朝房價之高,可不止京城,很多二三線城市也便宜不到哪兒去。當(dāng)時的百姓大多是租房住的,如《水滸傳》提到,武大郎“在清河縣住不牢,搬來這陽谷縣紫石街‘賃房’居住,每日仍舊挑賣炊餅?!笨梢娢浯罄勺∧翘變蓪有遣⒉皇撬约旱姆孔樱亲鈦淼?。


    宋朝的房租到底有多高呢?這個問題得分情況看,私人出租的房屋價格較高,一個月幾貫到幾十貫不等。司馬光在《司馬文正公傳家集》中提到,“月掠房錢十五貫,足供日用”,說明當(dāng)時租房子的平均價格是一個月15貫(15000文),一天的租金就是500文。和當(dāng)時百姓的收入相比,這個價格可以說是非常高了。

 

    別說普通百姓,很多朝中大人也買不起房。

微信圖片_20240117120604


    宋仁宗時期的宰相韓琦曾說,“自來政府臣僚,在京僦官私舍宇居止,比比皆是?!闭f明很多在京城就職的官員都是租房住的。朱熹也說過,“且如祖宗朝,雖宰執(zhí)亦是賃屋。”意思是北宋初期,連宰相都是租房住的。

《浩然齋雅談》中記載了南宋一官員的詩句:“小小園林矮矮屋,一日房錢一貫足?!笨梢缘贸龅男畔⑹?,南宋時期的官員租房,租金是一日一貫,一個月30貫。

 

    歐陽修寫過如下詩句,“嗟我來京師,庇身無弊廬。閑坊僦古屋,卑陋雜里閭?!睔W陽修曾官至翰林學(xué)士、樞密副使、參知政事,連他都只能租簡陋的房子,京城的房價之高可見一斑。


    但是因為京城的人口密度實在太大,為了解決百姓住房問題,北宋政府也有制定相應(yīng)的對策,比如推出了租金低廉的公租房。若是發(fā)生自然災(zāi)害,官府還會適當(dāng)減免公租房的租金。公租房的月租是四五百文,完全在百姓的承受范圍內(nèi)。因此,大部分百姓會選擇住公租房。

宋朝政府向民眾提供公租房,價格會比私人租賃的房子要低廉許多。管理公租房的機(jī)構(gòu)叫“樓店務(wù)”,又叫“店宅務(wù)”,負(fù)責(zé)公租房的建造、租賃和管理。見《夢粱錄》,“樓店務(wù),在流福橋北,有官設(shè)吏令宅務(wù)合于人員,收檢民戶年納白地賃錢?!?/span>

微信圖片_20240117120531


    平民百姓在京城居住的情況,如《東京夢華錄》:其后街或空閑處團(tuán)轉(zhuǎn)蓋房屋,向背聚居,謂之“院子”,皆小民居止。大致意思是,(京城)后街和空置的地方蓋著簡陋的房子,這些房子排成一圈,房子之間相互背對著,這樣的房子叫做“院子”,在這里居住的都是一些身份低微的百姓。

所以,大家都是租房一族,一起為房東打工,想來那時的古人應(yīng)該和我們有一樣的煩惱吧。



注:圖文部分鳳凰網(wǎng)讀書


“世紀(jì)視覺傳媒”演播室 ,是一款集 高清虛擬演播 、 錄播、直播 、制作的全能化采編錄播系統(tǒng),在廣電、教育、體育、視頻制作等領(lǐng)域擁有超凡的實用價值。它結(jié)構(gòu)簡單、高度集成,一套產(chǎn)品就可以獨立完成傳統(tǒng)演播室 中的節(jié)目信號切換、字幕疊加、 節(jié)目播出 、信號錄制、 虛擬布景 、流媒體發(fā)布等功能。


來源:世紀(jì)視覺傳媒    http://huanbaogongsi.net



全國服務(wù)熱線

400-818-120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