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注世紀視覺
手機官網(wǎng)入口
熱門關鍵詞: 電影電視劇出版發(fā)行 演播室租賃 廣告宣傳片制作 高清虛擬演播室
風吹一片葉,萬物已驚秋?!笔⑾牡挠酂徇€未散盡,二十四節(jié)氣中的立秋緊接著款款而來。俗話說,一場秋雨一場寒。這一天,是天氣由熱轉涼的節(jié)點,也掀開了秋天詩意的序幕。
立秋是秋天的第一個節(jié)氣,意味著暑去涼來、秋天將至。此時,氣候由熱轉涼,陽氣漸收,陰氣漸長,自然界由生長開始向收藏轉變。但伏天還沒過去,所以常常是“秋已立,暑難消”,此時人體內積蓄的夏季濕熱還未完全散去,容易導致氣陰兩虛。另外,立秋后早晚寒氣漸盛,體質虛弱的人容易寒氣侵體,也易引發(fā)多種疾病。
小編整理一些秋季常見養(yǎng)生防病很實用的“方子”哦!
初秋養(yǎng)生四原則
別再晚睡:
春夏養(yǎng)陽,秋冬養(yǎng)陰,立秋的氣候是由熱轉涼的交接節(jié)氣,也是人體陰陽代謝出現(xiàn)陽消陰長的過渡時期。此時養(yǎng)生,應以養(yǎng)收為原則。與夏季“夜臥早起”不同,立秋過后應開始“早臥早起,與雞俱興”。早臥可順應陽氣進行收斂,早起則使肺氣得以舒展,一斂一舒更有利于人體平衡。
立秋雖占了一個“秋”字,但天氣并未完全轉涼,高溫纏綿,人也極易倦怠、乏力、納呆,此時并非貼秋膘的好時機。因為,太多的高蛋白食物并不容易消化,反增脾胃負擔。
小貼士
由于立秋這天還在三伏之中,不適合大補,不過我們可以用黃芪粥來補一下氣。
大米也是補氣的,可以增強黃芪的補益作用,效果比直接喝黃芪水要好。
材料:黃芪60克,茯苓20克,干山藥20克,大米100克(1天用量)。
做法:將黃芪和茯苓、干山藥一起放入砂鍋,浸泡1個小時,泡軟后跟大米一起煮粥。
食用時將黃芪和茯苓、山藥撈出不用。
此養(yǎng)生粥具有健脾益氣,祛濕養(yǎng)肺的功效,可以在立秋后每周喝上兩三次,很好地補虛,補夏天消耗的氣
注意:感冒咳嗽痰多的時候不要喝黃芪粥,否則容易將病邪封在體內不能宣泄出去;凡是外感病邪,有急性癥狀時都不
宜補。
拒絕受涼立秋時節(jié)
人體陽氣仍處于頂峰狀態(tài),血管處于擴張狀態(tài),腠理開泄,一旦著涼,寒邪便容易趁機入侵。而立秋之后,溫差大,中午熱,早晚涼。加之季節(jié)變換人體免疫和抗病能力下降,稍一著涼,就容易患感冒。因此,要根據(jù)氣候變化,適當增減衣服,以免身體受涼,傷風感冒。
勿忘除濕
立秋后天氣仍熱,雨水多發(fā),人體也仍然會受到濕氣困擾。此時如果不注意祛除夏天殘留之濕,致使脾傷于濕,人就可能出現(xiàn)飲食不化、惡心嘔吐、腹痛便溏、體弱倦怠等一系列消化系統(tǒng)癥狀,甚至可能為咳喘病癥種下病根。因此,立秋后貪涼須有節(jié)制,切忌猛吹空調、過吃冷飲。同時要謹防“秋瓜壞肚”,盡量少食冰冷的瓜類,以避免胃腸道疾病。平時可多灸大椎,關元,神闕,足三里等穴位,不但有助于調理脾胃祛除濕邪,也有利于陽氣提升,減少秋燥的癥狀。
養(yǎng)肺
中醫(yī)認為,肺與秋季相應,立秋之后,天氣就變得干燥,而天氣干燥容易傷肺,肺氣虛則身體抵抗力下降,容易生病。一般來說,秋季養(yǎng)肺,可多食蓮藕、百合、杏仁、荸薺、蜂蜜、甘蔗、藕、土豆、蘿卜、山藥、扁豆、枸杞、銀耳、木耳、豬肉、鴨肉、柚子等潤燥養(yǎng)陰之品,同時要少吃蔥、蒜等辛味之品。
養(yǎng)肝
立秋之后,肝氣在秋天受到抑制,而肝又主情志,疏泄氣血,這時候人容易出現(xiàn)情緒低落、氣血失調的現(xiàn)象,具體表現(xiàn)有憂郁、心慌心悸、失眠、內分泌紊亂等。秋季養(yǎng)肝,多吃小白菜、胡蘿卜、海帶、蓮子、黃瓜等,可以幫助肝氣的運轉,增強肝臟解毒排毒功能,自然而然就能夠避免不良癥狀的發(fā)生了。還可以按壓期門穴理氣化瘀排毒。
立秋飲二茶
養(yǎng)心安神——甘麥大棗茶材料:
甘草10克、浮小麥30克、大棗10枚。
做法:將甘草、浮小麥研成粗末,紅棗去核,一同放入保溫杯中,沖入沸水,加蓋燜10分鐘左右,代茶飲(大棗可嚼食)。也可將三味食材加水煎煮后,取湯液300 毫升,一日內分2~3次服完。
功效:養(yǎng)陰除煩、寧心安神。
養(yǎng)陰潤燥——烏梅生姜茶材料 :
烏梅1個(去核)、生姜1~2片、紅糖適量。
做法:將烏梅去核,烏梅肉洗凈切碎,生姜洗凈切絲,同紅糖一起放入保溫杯中,沸水沖泡半小時即可。
功效:養(yǎng)陰生津、暖胃健脾。
立秋養(yǎng)生按三穴
祛燥——按迎香穴
秋燥容易危害肺臟。 點揉迎香穴具有清熱散風、祛燥潤肺、宣通鼻竅的作用。迎香穴位于鼻翼外緣約0.5寸、鼻唇溝中。兩 手中指或食指指肚,順逆各揉搓20~30次,以迎香穴發(fā)酸、發(fā)脹、發(fā)熱為度。
養(yǎng)心——按極泉穴
入秋后偶爾的氣溫回升堪比盛夏。當氣溫超過30℃時,人便會出現(xiàn)胸悶的感覺。極泉穴是手少陰心經(jīng)第一要穴,位于腋窩頂點,腋動脈搏動處。該穴對治療心痛、胸悶、咽干煩渴有效。彈按時力度應柔和,動作應連貫。每次彈按的量應因人而異,一般彈按10次左右。
健胃——按四縫穴
立秋后進補,稍有不慎就會飲食積滯,損傷脾胃,增加體重。
四縫穴是消宿食、化積滯的專屬穴。取穴位置在第2、3、4、5掌面第1、2節(jié)橫紋中央點。最好用大拇指掐按、一般按10~20次效果顯著。
養(yǎng) “云天收夏色,木葉動秋聲”,雖然立秋代表著傳統(tǒng)意義上的秋天開始,但此時三伏天仍未過去,可能會有“秋老虎”的預警,還是要注意適當?shù)姆朗?,健康度秋?/span>
虛擬演播室
是發(fā)展起來的一種獨特的電視節(jié)目制作技術。它的實質是將計算機制作的虛擬三維場景與電視攝像機現(xiàn)場拍攝的人物活動圖像進行數(shù)字化的實時合成,使人物與 虛擬背景 能夠同步變化,從而實現(xiàn)兩者的融合,以獲得完美的合成畫面。
來源:世紀視覺傳媒
http://huanbaogongsi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