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(guān)注世紀(jì)視覺
手機官網(wǎng)入口
熱門關(guān)鍵詞: 電影電視劇出版發(fā)行 演播室租賃 廣告宣傳片制作 高清虛擬演播室
“你儂我儂,忒煞情多,情多處,熱似火,把一塊泥,捻一個你,塑一個我。將咱倆個,一齊打破,用水調(diào)和,再捻一個你,再塑一個我,我泥中有你,你泥中有我,與你生同一個衾,死同一個槨。”
——管道升
才子佳人“珠聯(lián)壁合”
管道升,趙孟頫的妻子,她與東晉的女書法家衛(wèi)鑠“衛(wèi)夫人”,并稱中國歷史上的“書壇兩夫人”。管道升是青浦小蒸人,字仲姬。這位管家二小姐自幼工詩善畫、聰穎異常,不知是不是因為才氣非常,直到二十八歲也沒有出閣——和十六歲就可以取字納吉嫁作人婦的古代女子不同,這一代才女居然就“剩”了下來!可這一“?!?,便讓管道升遇到了這樣一個有緣之人——趙孟頫。
管道升
趙孟頫博學(xué)多才,能詩善文,懂經(jīng)濟,工書法,精繪藝,擅金石,通律呂,解鑒賞。特別是書法和繪畫成就最高,開創(chuàng)元代新畫風(fēng),被稱為“元人冠冕”。他精通音樂,善鑒定古器物,他亦善篆、隸、真、行、草書,尤以楷、行書著稱于世。其書風(fēng)遒媚、秀逸,結(jié)體嚴(yán)整、筆法圓熟,創(chuàng)“趙體”書. 趙孟頫(1254-1322)元代書畫家,文學(xué)家。字子昂,號松雪道人,水精宮道人,中年曾作孟府,湖州(浙江吳興)人。宋太祖秦王德芳的后裔。自幼聰明,讀書過目成誦,為文操筆立就。宋滅亡后,歸故鄉(xiāng)閑居,后來奉元世祖征召,歷仕五朝官至翰林學(xué)士承旨。榮祿大夫,封魏國公。信佛,與夫人管道昇同為中封明本和尚(1263-1323)弟子。
趙孟頫
不知是一見鐘情,還是相互傾慕,趙孟頫與管道升兩位曠世才人終相成眷屬,趙孟頫才藝絕世,丹青藝術(shù)的被稱為元朝第一,書法世稱“趙體”,流傳不多的作品至今仍是收藏界的珍品,詩詞文賦諸體皆妙,開啟元詩新風(fēng)。管道升才貌雙絕,能詩文,擅書畫,筆意清新。二人既各有千秋,又珠聯(lián)壁合,整整三十年,這對詩、書、畫三絕的夫妻,在詩壇畫苑中相攜游藝,留下了許多感人的佳話。
趙孟頫 書畫
納妾風(fēng)波
吵出情詩《我儂詞》
趙孟頫與管道升是一對神仙美眷。他們修養(yǎng)相當(dāng),相親相愛,夫唱婦隨。當(dāng)然,和所有的恩愛夫妻一樣,他們也鬧過別扭,可即便是鬧別扭,竟也能鬧出詩意。夫妻二人結(jié)為連理已有二十余載,中年的管道升被歲月消磨了月華水色,已是“玉貌一衰難再好”,風(fēng)流倜儻的趙孟頫其實心中已生倦意。況且在那時,納妾是再平常不過,同朝為官者有誰不是姬妾成群。趙孟頫的心中越發(fā)失衡,幾次暗暗的透露出想要納妾的意思。但是管道升始終一直不置可否。一日宴飲之后,趙孟頫想起席間朋友微微露出的調(diào)侃之意,接著酒勁,直截了當(dāng)?shù)貙懨髁俗约旱囊馑肌?
趙孟頫 書畫
想到這里,管道升心中酸楚難以言表。她行至案前,鋪紙研墨,望了一眼花瓶內(nèi)紅妝殘敗的桃花,緩緩寫道——
你儂我儂、忒煞情多,
情多處、熱似火,
拿一塊泥,捻一個你、塑一個我!
然后,將咱們兩個一起打破,
用水調(diào)和;
再捏一個你、再塑一個我,
我泥中有你、你泥中有我;
與你生同一個衾、死同一個?。?
寫畢,管道升已是淚流滿面,她親自將字箋送至趙孟頫的書房,靜靜地等待著未知的結(jié)局。
其實,趙孟頫心中本就七上八下,難舍發(fā)妻,見了這至情至性泣血的《我儂詞》,心下頓時懊悔不已,讀了此曲,趙孟頫嘆一聲:“有妻若此,夫復(fù)何求”,便乖乖在家陪妻子了。從那天起,趙孟頫和管道升把這兩張字箋工整地謄寫下來,貼在案旁,時時引為笑語,二人之間再無間隙。大概管道升也未必料想到,幾百年間,這首至情至性的小詞,被世人廣為傳頌,趙孟頫管道升之間的故事也隨之留在了歷史的記憶里。
管道升《 水墨杏花圖》
夫妻情深
代筆溫情家書《秋深帖》
在書法上,夫妻倆最值得一提的是《秋深帖》,縱26.9厘米、橫53.3厘米,字共計十八行,全帖為行書,其筆力扎實、體態(tài)修長,秀媚圓潤,暢朗勁健。
下面,分頁欣賞《秋深帖》:
《秋深帖》整篇文字?jǐn)嗑?、起筆不拘一格,結(jié)構(gòu)錯落有致,研讀觀賞之下,每一處的起筆、停頓、運勢,都有其章法,卻又化章法于無形,體現(xiàn)出書法家的藝術(shù)技巧達到了爐火純青、出神入化的境界。
趙孟頫與管夫人感情至深,所以大部分專家認(rèn)為,《秋深帖》應(yīng)該是趙孟頫代替夫人管道升所寫。從字跡上看,《秋深帖》筆體溫和、典雅,正與趙孟頫的行書特點相契合。
專家推測,可能是趙孟頫代夫人回復(fù)家信,而他信筆寫來一時忘情,末款署了自己的名字,發(fā)覺之后,深愛妻子的趙孟頫覺得屬自己的名字不妥,所以連忙又改了過來。
這封家書以趙孟頫的妻子管道升的口吻寫道:“道升跪復(fù)嬸嬸夫人妝前,道升久不奉字,不勝馳想,秋深漸寒,計惟淑履請安?!碑?dāng)時季節(jié)漸入深秋,書信表達了他們關(guān)心長輩的思念。
信中還向嬸嬸講述了家里的親戚往來,“近尊堂太夫人與令侄吉師父,皆在此一再相會,想嬸嬸亦已知之”。只是在這帖頁末尾的落款,字跡模糊,雖然署了夫人管道升的名字,卻一眼看得出是經(jīng)過涂改的。
涂改過的題名
該升札題名問題,是由于丈夫意識寫的興致勃勃,不小心題了自己的名字上去,因為這通手札寫的太漂亮了,自己也不舍得毀棄,便在名字上略作涂改,原文題字為趙孟頫的字—子昂,修改為道升(升在手札上為繁體字升)。
這樣的細(xì)節(jié),足見夫妻情深。想想也是夠浪漫的。
陰陽兩隔
直書悲情小楷《洛神賦》
趙孟頫一生,寫過多篇《洛神賦》:1297年44歲時,為學(xué)生張淵書《洛神賦》;1299年46歲見到顧愷之《洛神賦圖》寫《洛神賦》;1300年47歲的他為盛逸民書寫《洛神賦》;當(dāng)然,還有我們不知道的版本……
而據(jù)史料記載,趙孟頫最后一篇《洛神賦》寫于1319年八月,就在這三個月前,他剛剛失去了相伴一生的夫人管道升。這一年,趙孟頫66歲,管道升58歲。
管夫人五月十日去世,八月五日,趙孟頫把思念融入筆端,寫下了這篇絕美的小楷《洛神賦》。《洛神賦》為曹植名篇,敘寫人神相戀,終因道殊,含情痛別。在描述洛神之美時,文章說:“其形也,翩若驚鴻,婉若游龍,榮曜秋菊,華茂春松。仿佛兮若輕云之蔽月,飄飖兮若流風(fēng)之回雪……”
趙孟頫在寫下這樣的字句時,他的心里一定不是虛無縹緲的洛神,而是你儂我儂、相親相愛的管夫人!
因為愛情,一代才子佳人攜手并進,相濡以沫;因為才情,恩愛夫妻互相吸引,不離不棄……這段浸潤了書香氣的愛情故事,成就中國典范的戀愛婚姻家庭標(biāo)志和符號,其中蘊含的中國傳統(tǒng)愛情婚姻觀,也成了所有恩愛夫妻值得去珍惜和傳承的東西!
趙孟頫繪畫欣賞:
趙孟頫《二羊圖》,紙本水墨,縱25.2厘米,橫48.4厘米 藏于美國弗利爾美術(shù)館
趙孟頫 紅衣羅漢圖卷 紙本設(shè)色 遼寧省博物館藏
趙孟頫 鵲華秋色圖 紙本設(shè)色 縱28.4 厘米 橫90.2 厘米臺北故宮博物院藏
趙孟頫《人騎圖》
趙孟頫《諸葛亮像》
《吹簫仕女圖》
虛擬演播室是發(fā)展起來的一種獨特的電視節(jié)目制作技術(shù)。它的實質(zhì)是將計算機制作的虛擬三維場景與電視攝像機現(xiàn)場拍攝的人物活動圖像進行數(shù)字化的實時合成,使人物與虛擬背景能夠同步變化,從而實現(xiàn)兩者的融合,以獲得完美的合成畫面。
來源:世紀(jì)視覺傳媒 https://www.shijishijue.com